信息工程学院开展信仰公开课现场直播——“礼”行天下

发布者:信息工程发布时间:2019-11-22浏览次数:881


为坚持不懈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广大青年、指导团学工作实践、推进各项工作开展,信息工程学院与现代教育中心党总支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创新工作方法,指导团总支以分会场直播方式开展信仰公开课系列活动,以帮助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文明礼仪规范,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学礼仪、知礼仪、习礼仪的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1121日,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新一期的信仰公开课在人文公共艺术厅开课。本次讲座由信息工程学院与现代教育中心党总支刘永玲书记主持,主讲人为人文艺术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何琰老师。本期的信仰公开课不同以往,创造性地运用了最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彻底打破场地局限,开创性地以分会场现场直播的方式,令信仰公开课覆盖到全院学生。除主会场外,另有三个分会场总计近800名学生一起同步实时聆听了今晚的讲座,令信息学子切实体会到了科技创新,信息先行”的含义,也感受到了“智慧校园”带来的便捷。

与同学们一同出席今晚信仰公开课的还有信息工程学院与现代教育技术党总支副书记朱孔阳老师、团总支书记李晓妍老师、技术服务部主任陈博老师、以及全体新生辅导员。

何琰老师以《行天下与大学生谈礼仪》为主题开讲,以荀子之言: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开篇,在何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下,同学们从个人、集体、国家三个方面了解到礼仪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何老师提醒信息青年们,礼仪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立身处事,强调了礼仪最根本的特点是律己敬人。

作为新时代的信息青年,我们如何才能做到文明修身呢?何老师通过分享历史典故和榜样案例从三个方面为大家做了详细解答。第一、仪表姿态,展示风貌。何老师提醒同学们要在时刻保持整洁干净的仪容和姿态的同时,要努力汲取知识,提升眼界,拓展胸怀,丰富自己的修养,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二、礼貌礼节,体现素质。何老师提倡的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的礼貌三声,以及问候语、请求语、感谢语、抱歉语、道别语的友善五句,眼到、口到、心到、身到的热情四到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纷纷用心感受着、记录着。第三、熟悉惯例,遵守规则。何老师号召同学们要爱国爱家、尊敬师长、真诚善良、宽以待人、尊师守约、有诺必践、严守规则,在关键问题上要是非分明,边界清晰,勇于对不法侵害坚决说不,做一名讲纪律、明是非、爱祖国的好青年。

此次信仰公开课以文明礼仪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为创建文明校园、培育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科技创新,信息先行。此次信仰公开课首次在海院创新性地运用了直播的方式。在陈博老师的专业指导下,信息学院团总支成立技术服务小组,信息青年打破场地局限,攻克技术难关,最终实现了现场直播,让更多同学能够从信仰公开课中受益。

         

         

         

         

         

         

         

   


Baidu
map